截至2023年,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占全国残疾人口的17%。城市中的盲道越来越多,导盲犬也开始被更多的公共场所接受,盲人的日常出行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今年7月,高德地图在北京和杭州上线了“视障导航”功能,不断扩展无障碍服务的边界。
盲人周玲靠盲杖和手机导航出行困境 日常出门靠数步数
“1、2、3、4……”早上8时,62岁的刘正手持盲杖走出了小区大门,开始在心里默数——从小区大门向南走200步,到达路口后右拐;走270步到达第二个路口;向左走190步,到达第三个路口;再向右走300步,就可以到达朝阳门地铁站的A口……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的“微光”世界里,每天在这条熟悉的路线上数出的每一步,都给了刘正更多的安全感。
其实,盲人出行的安全感相当有限。“经过车流量、人流量大的路口时,过马路是我们最头疼的事儿。因为看不见红绿灯,不知该什么时候向前迈步。”刘正说,“每次过马路,我只能靠耳朵听车流、人流的声音,旁边的电动车发动了,行人开始穿行了,耳朵接收到这些‘信号’了,我才敢随着人流走起来。”
“也常会出现偏差,现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不少,自己经常就跟着闯红灯的电动车或行人走了。在马路中间突然听到司机按喇叭提醒,这时候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挺尴尬的,而且很危险。”刘正无奈地说,自己经常陷入这样的“不知所措”。
几乎每一位盲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盲人周玲是位跑步爱好者,每周周三、周六的清晨,她都会去奥森公园参加助盲团的跑步活动。出了小区大门,周玲要穿过一条斑马线,到马路对面乘公交车。但这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在她左侧百米之外的路口。为了确定过马路时会不会有车驶来,周玲常在路边随便抓住一个行人询问:“劳驾,您帮我看看,左边那个路口的红绿灯现在是红灯还是绿灯啊?”若对方说是“红灯”,说明暂时不会有车驶来,她才能放心地穿过马路。
“跑团的活动比较早,我需要清晨5点半出门。其实,我更喜欢在早晚高峰人多的时候出门。”周玲说,高峰时段路口人多,听着声音跟着人流走,让她心里更踏实;而且高峰时路口会堵车,汽车都开不快,过马路时的安全感也会更强。
周玲说,在一些路口红绿灯会有语音提示:“但不是所有路口都有这样的语音提示。而且这样的提示音声音往往比较小,很容易被周围嘈杂的声音淹没,有时很难听清。”
改变 视障导航帮盲人建“心理地图”
“常人觉得,地上铺了盲道,我们出门拿着盲杖,甚至还有导盲犬辅助,盲人就可以方便地出行了。”杭州市盲协主席赵成说,“事实上,盲杖、导盲犬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盲人躲避障碍,盲道也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对于不想依靠他人、独立出行的盲人来说,如果有一个可以规划路线、定位的导航,在出行前就建立起可以听懂的“心理地图”,就可以帮助盲人更顺利地出行。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周年之际,高德地图的无障碍导航功能再次升级,上线了“视障导航”功能,使用者通过开启手机的“旁白读屏”功能就可以听到指引。视障导航会优先规划包含盲道的出行路线,在途经路口和通过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会通过语音倒计时播报,提醒使用者注意通行安全;在使用者行走路线发生偏移时,导航会实时播报预警,帮助使用者找回正确的方向。
“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前期对视障群体的大量调研访谈、针对盲人的出行痛点设计的。‘视障导航’功能的开发比‘轮椅导航’要困难得多。”高德地图公共出行产品负责人史龙君坦言。
“坐轮椅出行,使用者还能有一些基本感知。但盲人出行,有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为了能切身了解盲人的感觉,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项目组的成员进行了大量实测,比如蒙上自己的眼睛前行,“蒙上眼睛之后才发现,黑暗带来了很强的不确定性,连走直线都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史龙君说。
为了尽可能帮助盲人“走直线”,“视障导航”里的“路线纠偏”功能被反复优化。“为了能让盲人用户对语音播报听得更明白,判断得更清楚,我们不断测试,不仅要播报现在是否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路线偏了,还要及时播报偏离的角度,以及目前的朝向。在路线偏移的时候,手机还会通过‘震动’这样的感觉提醒使用者。”
盲人周玲靠盲杖和手机导航出行盲道路线的规划以及路口红绿灯的语音播报提醒,是基于高德地图已有的大数据以及定位导航技术。“各个路口红绿灯的时间长短,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除去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积累的大数据,来挖掘不同路口红绿灯的规律,给用户提供尽量准确的播报,帮助用户掌握过马路的最佳时机。此外,北斗以及各种卫星信号的综合应用,让高德的定位和导航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达到亚米级。”史龙君介绍。
“所以,在具体的路线导航中,我们会优先规划有盲道的路线,并尽量避开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除了基于已有的大数据外,我们团队的采集员也会定期对盲道的铺设情况和红绿灯的信息进行采集和验证,确保我们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史龙君说。
展望 无障碍出行需更多人努力
如今,周玲出行时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盲杖成了她的常态。出门前,她打开手机的导航软件,开启视障模式,语音输入想要去的地点,地图导航便为她规划出了一条步行导航路线。
盲人周玲靠盲杖和手机导航出行一路上,“您当前在正确路线方向”的不断提醒,给了周玲一份安心。当手机发出“方向偏离道路偏右25度,当前手机朝向西”的播报,并出现震动的提醒时,周玲便知道自己“走偏了”。她小心翼翼地一点点调转身子,直到手机再次播报“您当前正在正确路线方向”时,周玲再放心地朝前走。
等到离路口还有十几米时,手机会提前发出“前方绿灯,剩余36秒,请注意倾听车流情况”的提醒,这个手机里的“助手”,让周玲有了基本判断,过马路时不再需要询问别人。
记者在采访中,切实体会到了不尽完善的细节给盲人带来的不便。“有时候我不喜欢走盲道,更愿意在非机动车道里贴着马路牙子走。”周玲家的小区门外,她最常走的那段2米多宽的人行道,内侧是非机动车停车区,外侧离马路牙子不到30厘米。“乱停的自行车经常侵占盲道,即使盲道畅通,离马路牙子也太近了,走偏时很容易一脚踩空,摔一跤都有可能。”所以,即使非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从她身边疾驰而过,下过雨后路上还会有积水,她也更愿意贴着非机动车道的马路牙子走。
周玲和刘正出门,都有一个习惯——爱戴有长帽檐的帽子,尽管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来说,这样做会让他们在黑暗环境里的感觉更差。“那也得戴!不然脑袋很容易撞到盲道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物上,电线杆就特别常见。”撞上之后,不仅会受伤,更麻烦的是躲避了这些障碍物后,对于方向感差的盲人来说,要想重新找回正确方向,也变得更加困难。有时候,为了不失去盲道的指引,刘正碰到盲道上乱停的各种非机动车,他会摸索着自己把车搬开,清出盲道后,再拿着盲杖前行。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无障碍建设处于较高的水平。拿我个人来说,由于无障碍环境的改善,我可以手持盲杖独立出行,享受贴心的人工服务并乘坐火车、飞机。由于信息无障碍条件的改善,我可以使用读屏软件购物、读书、工作。”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说,“但无障碍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无障碍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盲道设置需要更加规范、维护需要落实,无障碍的理念和知识还需要不断推广普及等。这一方面需要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的认知和法治意识,倡导每个人都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做出努力。”
记者:徐英波